国内水稻收割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存在诸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大研发力度,从技术层面上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尽快生产出适合我国水稻产区使用的机型。
首先,对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割前脱粒技术成为发展趋势。采用梳脱收获工艺,梳脱—茎秆切割整齐铺放联合作业的工艺流程,可以很好地解决半喂入机型的技术难题。而全喂入式机型在进一步加大功率,提高适应性的同时对主工作部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 如采用轴流滚筒等) ,使收割机结构简化,工作更加可靠。其次,为了提高收割机的通过性,应着重对半链轨和橡胶履带式行走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降低整机质量,从而减轻水稻收获时对土壤的压实作用,这对于促进免耕和少耕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我国水稻机收发展严重不平衡的事实,针对西南地区分散的丘陵与山区等作业环境,开发出灵活机动、小功率、低功耗和可靠性高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将成为我国水稻收割机发展的主要方向。借鉴日韩先进技术和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采用自走式半喂入式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非常适合这些地方水稻收获作业,而对其发动机、机械结构和主要工作部件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将成为我国农业部门与相关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借助于CAD,Pro /E 和ANSYS 等计算机软件,对收割机各部件进行建模分析与振动测试等,进一步优化收割机结构,提高收割机可靠性,也将成为水稻收割机设计制造的重要环节。
随着公顷产量1050kg 以上的超级杂交水稻的问世,如何解决现有收割机脱粒装置处理容量与高产大流量不匹配、秆青叶茂作物在大流量条件下分离困难等问题,设计生产出适合其特性的机型,也是当前我国收割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总之,对于当前国内主流机型,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保证高效率、大功率和大喂入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采用新材料和先进设计制造工艺,降低收获损失率,提高清洁度; 以人为本,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整机舒适性、安全性和操作方便性等。
除了对现有机型的进一步改良和优化之外,借鉴国外经验,针对我国地形复杂,水稻种植农艺、作物品种、土壤情况和水文条件差异较大等现状,功能更加齐全、满足一机多用要求的新机型也必将成为我国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的主要方向。